退休兩年的蕭先生一向愛好杯中物,由於生活清閒,酒量比上班時更大。他發覺股溝疼痛了兩個月,步行長久時痛楚更甚。他本來不以為意,但在家人催促下求診骨科醫生,經檢查後發覺髖關節僵硬,而X光造影則顯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(俗稱骨枯),醫生認為他的病患和飲酒有關。他在醫生勸告和家人鼓勵下,終於展開了戒酒的第一步。
骨枯並不常見,但卻是病人經常向醫生查詢的話題。引致骨枯的原因主要是股骨頸骨折、酗酒和服用類固醇。骨折主要是意外,服用類固醇通常是醫療需要,而酗酒卻是可以避免的。飲酒量愈多,骨枯機會愈大。如每星期飲用酒精超過400毫升(約三支紅酒或十支啤酒),骨枯的風險會較平常人高出十倍。
早期的骨枯並無病徵,而一旦感覺痛楚,則很大機會於幾個月內發生軟骨下塌陷骨折。診斷股骨骨枯並不困難,一般用X光造影已能確診,但醫生有時會提議用磁共振造影去診斷懷疑個案,或評估對側髖關節的病況。
骨枯未發生時,病人一般覺得機率很低。但一旦發生骨枯,治療方案卻較為複雜。早期的骨枯可用減壓手術來防止軟骨下塌陷骨折,但後期的骨枯則很可能需要做關節置換手術來作徹底治療。
骨科專科醫生
摘自2012年4月23日《都市日報》